近日江苏省第三批“四有”好教师省级重点培育团队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在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举行。本次活动以“星之湾—让梦想在这里启航”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省的教育精英,共同见证“星之湾”“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的丰硕成果,开启一场教育智慧交融互进的盛会。会上,李景芝名师工作室获评“优秀工作室”称号。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苏州市优秀教师李景芝带领工作室成员以“笃行:一群追梦人的相长”为主题,围绕“园林数学”项目,通过情境再现、成果展示、师生讲述,生动演绎“思政一体 美育融贯”跨学科学习如何让教育家精神落地,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师生专业成长。

李景芝名师工作室在2024~2025学年省级“星之湾”四有好教师团队名师工作室建设中,精心策划组织,研修成绩突出,被评为“优秀名师工作室”。张颖为老师积极参与研修,研修成绩显著,被评为“优秀学员”。同时,工作室纳入新学员查晓熠老师。表彰和纳新展现了好教师团队建设的实效性和吸引力,象征着教育精神的代代相传,现场庄重而温馨。




星湾教育集团是苏州市首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地校,在四有好教师团队“思政一体 美育融贯”跨学科育人的主题引领下,“未‘芝’数”工作室应运而生,以“共享、互助、自省、厚发”为核心研修理念,锚定“初中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一核心载体,探索青年教师“五共”成长体系。旨在通过“精神共鸣激发内驱力、专业共读夯实基础力、协同共研提升实践力、深度共思培育创新力、携手共进形成辐射力”的良性循环,打造“有教育信仰、有学术底蕴、有实践智慧、有创新勇气、有奉献情怀”的新时代教师发展共同体。让工作室成为教育理想的栖息地、专业成长的加油站、教学改革的试验田。

园林数学项目《他山之石》的研讨过程再现,让在场嘉宾直观感受工作室的教研活力。“园林假山能承载哪些数学知识?如何实现跨学科应用?学生能收获怎样的成长?”张颖为老师抛出研讨话题,团队成员各抒己见、碰撞思维。杨玥老师从狮子林108头石狮子的观赏体验出发,提出带领学生走进园林,借助3D技术与AR投影采集假山立体信息,通过绘制三视图,让学生在实景体验中理解数学建模过程,感受前沿技术与学科知识的融合之美;丁佳音老师进一步拓展创意,提议以三视图原理为基础,引导学生创作多视角立体作品,实现“图形与汉字的跨界联动”,让数学学习从“理解”走向“创造”;查晓熠老师则聚焦课堂优化,提出借助易加AI智慧课堂对教学视频进行数据分析,通过精准诊断实现针对性改课。主持人李景芝老师顺势分工,明确课堂设计、观课录课、AI分析等具体职责,一场“深入园林发现美、信息技术理解美、学科串联融合美、思维拓展创造美”的跨学科实践就此落地。

项目的背后是星湾学校省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数字化课堂观察的教学转型研究”的坚实支撑。工作室构建“课例上传—智能诊断—协同教研—实践迭代”循证教研闭环,让AI课堂评价赋能改课、磨课成为教研常态。查晓熠现场解读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他山之石》课堂70%的时间用于师生互动与展示汇报,属于典型的自主探究型教学,与预设目标高度契合,学生学习品质和技术支持两项指标尤为突出。同时,数据也精准指出课堂在基础知识铺垫、活动环节衔接上的薄弱点,为此团队提出“课前补充测量、图形对称等基础内容,课中插入2~3分钟总结复盘”的优化方案,让教研在“数据说话”中实现精准迭代。

AI赋能下的课堂究竟焕发着怎样的活力?张颖为老师与学生带来的课堂精彩片段给出了答案。两位同学用充满创意的作品诠释了跨学科学习的无限可能。汪晗同学从篆书“亭”字的象形特征入手,结合历书记载与三维建模技术,将汉字与远古亭子的风貌完美融合,通过视频展示让在场观众“穿越千年与先贤共赏华夏美景”;张浩鑫同学则挑战更高难度,以甲骨文为灵感,将“甲、骨、文”三字分别作为三视图的基础图形,通过拉伸柱体、取交集的方式,成功制作出三面立体字,让数学思维与汉字文化碰撞出奇妙火花。汪晗同学的分享道出了众多学生的心声:“以前觉得数学就是枯燥的公式,直到蹲在拙政园量爬山廊角度,才懂什么是‘学以致用’。自制量具测坡角、用画板还原海棠纹样、把窗格几何做成3D模型,当同学感叹‘数学还能这么美’时,那种骄傲比考试满分更真实。原来数学不是试卷上的数字,而是理解世界的眼睛。”



工作室成立近两年,在课程开发与教师成长两方面均收获颇丰。围绕学科美育、思政一体、跨学科教学三大核心,团队已开发AI+跨学科案例30余节,发布电子期刊《π径通幽》1期,更见证了一批教师的华丽蜕变。丁老师的成长故事极具代表性:深陷教学瓶颈的她,在“五共”体系的滋养下,通过“精神共鸣”重燃斗志,依托“专业共读”夯实理论基础,在“协同共研”中打磨出融合美育与思政的“反比例函数面积问题”公开课,赢得学生自发掌声,相关论文发表于《中学数学月刊》;借助“深度共思”,她突破教学惯性,设计多个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在“携手共进”中,她参与青蓝工程,于2023年获评区教坛新秀,完成了从“经验型教师”到“创新型研究者”的跨越。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李景芝工作室以跨学科为桥,以“五共”体系为基,在AI赋能中革新教研模式,在互学互鉴中凝聚成长合力,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项项扎实的成果,诠释了“四有”好教师的担当与使命。未来,这群教育追梦人将继续以梦为马、笃行不怠,深耕跨学科教学改革,让数学之美与学科跨界碰撞出更多育人火花,在教育探索的道路上携手仰望更高远方,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撰稿:查晓熠)
标题:笃行相长,跨界逐光 ——初中数学李景芝名师工作室在江苏省第三批“四有”好教师省级重点培育团
地址:http://www.jianghexincheng.com/jssy/38634.html
心灵鸡汤:
